建築是一種「真理實踐」(exercise in truth)。
建築是一種「敘事實踐」(exercise in narrative)。
~ P.185 建築的法則
紀錄片在於再現「真實」。
紀錄片在於呈現「真實感」。
~ 某著名Y導電視專訪
使用者研究期望能夠描繪「使用者的輪廓」(User's Profile)
使用者研究期望能夠捕捉「使用者的模式」(User's Pattern)。
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兩種說法。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UI Gathering 2009八月筆記(二)
UI Gathering第二階段由資策會的黃宣龍老師主講-使用者洞察研究,可以感覺講者做了充足的準備,在清楚的內容結構下,分享了許多悉力的觀察以及生活化的範例,很醒,而且容易吸收。尤其,躺在講台上講翻轉式床頭鐘的這一幕,真是太酷了。還有不時穿插的生活俚語搞笑內容,堪稱”寓教於樂”。以下是演講的精彩內容摘要。
獲得使用者需求的困難:
1. 需求不是想出來的。需求也不是開會開出來的。想像力對於了解使用者需求沒有太多的用處。
2. 我們都是專業的"神經病",因為專業的訓練,讓我們不再是一般的"正常人"
3. 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4. 謹慎利用調查研究,使用者有時候會言行不一致,口是心非。(以Sony音響為例。)
5. 使用者說不清需求:
獲得使用者需求的方法,先別急著問”擇偶條件”,退一步作使用者洞察
1. 找到真正的使用者
2. 著重行為的理由而非意見
3. 聽其言觀其行
4. 善用情境脈絡
5. 理性分析+感性體驗
了解使用者的重點?
如何了解使用者
1. 訪談:最快,最直接的方法
3. 行為考古:如”車內考古”,物件改造與非預測行為的痕跡
4. 媒體掃描:如標誌、貼紙、告示牌
5. 同理心工具:如台創通用設計的體驗設備
扎實的內功心法:綜合實務經驗、敏銳的觀察、分析統整能力和精采的演出(乙醬念念不忘躺著講那一段,真是經典)。
獲得使用者需求的困難:
1. 需求不是想出來的。需求也不是開會開出來的。想像力對於了解使用者需求沒有太多的用處。
2. 我們都是專業的"神經病",因為專業的訓練,讓我們不再是一般的"正常人"
3. 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4. 謹慎利用調查研究,使用者有時候會言行不一致,口是心非。(以Sony音響為例。)
5. 使用者說不清需求:
- 當局者迷
- 妥協的使用者
- 生命自己找到出路(替代方案)
- 相關人員(State Holder)不是真正的使用者
獲得使用者需求的方法,先別急著問”擇偶條件”,退一步作使用者洞察
1. 找到真正的使用者
2. 著重行為的理由而非意見
3. 聽其言觀其行
4. 善用情境脈絡
5. 理性分析+感性體驗
了解使用者的重點?
- User’s mental model
- The tools they use
- User’s terminology
- User’s methods
- Users’s goals
- User’s values
如何了解使用者
1. 訪談:最快,最直接的方法
- 脈絡沉浸(contextual Immerssion)
- 秀給我看(Show me…the money)
- 打破砂鍋(5 Whys)
3. 行為考古:如”車內考古”,物件改造與非預測行為的痕跡
4. 媒體掃描:如標誌、貼紙、告示牌
5. 同理心工具:如台創通用設計的體驗設備
扎實的內功心法:綜合實務經驗、敏銳的觀察、分析統整能力和精采的演出(乙醬念念不忘躺著講那一段,真是經典)。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UI Gathering 2009八月筆記(一)
八月份的UI聚會的上半場講者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的司黛蕊教授。司教授言談間,令人感覺到謙遜而深刻的人文關懷,濃濃的學者風範。他時時提醒研究者要自問:"你的研究對被研究者有利嗎? 研究者值得花時間來參與你的研究嗎?",從事使用者研究的專業人士,也不時會陷入慣性的市場思維,如何吸引,購買,然後沉浸黏著。回歸根本,使用性作為產品特色,真實地反映了使用者需求才是對使用者最有益處的地方。
司黛蕊教授指出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下:
人類學家的研究曾被批評作為殖民者服務的研究,但其另一個面向其實是對於文化的"還原"。
"科技是要服務人,不是人要服務科技"
~ Genevieve Bell (Intel anthropologist)
產品發展的過程中有不斷的分歧與干擾,這樣的人本觀念的確需要不斷地被還原。
司黛蕊教授指出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下:
- 採訪: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大家都愛說故事...故事的組織,往往不經意地遺漏塵封的細節。
- 文本分析:向語言學、文學朋友借來的方法:語言、專有名詞、慣用的象徵隱喻。
- 田野調查:同時以外人與內人的角度,進入研究者的生活與情境。文化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就像是翻譯一樣,要把陌生文化熟悉化;同時,把熟悉文化陌生化。
- 頓悟時刻:等待靈光乍現:牛頓的蘋果和阿基米德的浴盆。A-HA,原來是這樣!!
人類學家的研究曾被批評作為殖民者服務的研究,但其另一個面向其實是對於文化的"還原"。
"科技是要服務人,不是人要服務科技"
~ Genevieve Bell (Intel anthropologist)
產品發展的過程中有不斷的分歧與干擾,這樣的人本觀念的確需要不斷地被還原。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Fa Fa Fa與Bo Bo Bo
鬼魅海豚音王子Vitas,"奉獻"單純的Fa Fa Fa和五個八度音程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
鼠先輩的"六本木(Giroppon)",經典的Bo Bo Bo在最後面,應該是在表現汽車排氣管的聲音吧!(鼠先生曾任AV男優、導演,於零八年出道藝能界,發行情感演歌"六本木",時年三十五才,並於次年宣布隱退。原因是:錢歹賺)
忽然間想起古早時候的K歌,數字版的港都夜雨,從一數到三十一可以把一首歌K完。如果沒記錯,這應該是出於"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 一個有名的橋段。單調的數字、簡單的語言,一樣可以表現得悲情有力,苦酒滿杯。
這也算是簡單的力量吧!
更正:數字版的港都夜雨是出自"台灣怪談"
鼠先輩的"六本木(Giroppon)",經典的Bo Bo Bo在最後面,應該是在表現汽車排氣管的聲音吧!(鼠先生曾任AV男優、導演,於零八年出道藝能界,發行情感演歌"六本木",時年三十五才,並於次年宣布隱退。原因是:錢歹賺)
忽然間想起古早時候的K歌,數字版的港都夜雨,從一數到三十一可以把一首歌K完。如果沒記錯,這應該是出於"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 一個有名的橋段。單調的數字、簡單的語言,一樣可以表現得悲情有力,苦酒滿杯。
這也算是簡單的力量吧!
更正:數字版的港都夜雨是出自"台灣怪談"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我愛包膜
老實說,"貼鑽包膜"倒不是為了個性化,凸顯個人風格。很有可能,只是厭倦了產品中的"國際樣式"。
現代主義中強調的工業生產,在包浩斯的大師們的倡導下,發展到了極致。現代精神中強調的美學:精確、廉價、簡約、平等,最後卻發展成一種徒具形式的空殼,一個玻璃盒子。現代主義的精神變成獨具材料精確性的製造美學:鏡面、金屬和神格化的紀念性,還有代謝不良的肥大資本化現象。
建築上,經由世代的反芻,本土化、在地化的民族主義鄉土思維,總是在不斷的實驗中演進。甚至是戲謔風格,也會得到"加油"的掌聲。產品呢?有的,有人提倡手感經濟,第三世界平等交易,小規模的代價就是高價位和少數的樂活。能在開發中國家和標準化的金屬髮紋、高反射材質與果凍矽膠的產品"國際樣式"相抗衡,維持在地特色,就只有靠貼鑽包膜了。
似乎無法避免的,大量生產總是得以大型市場為導向,顧不得"神怕撞轎,人怕撞衫"的道理。所以聰明的以流行精品行銷,讓大家到市場買菜也最好背個7V。不甘寂寞的,仍然可以追求精神向度的滿足。就算頂著"俗艷"之名,也要"Bling Bling"一下。沒有嬉哈態度,至少也要有Circus熱血精神。
A牌小筆電,清淨如水直達無聊的邊界。保證書截角,可以充當光華三樓包膜的折價劵。轉念一想,這樣,說不定這是在工業生產外,對個別差異的一種尊重。如果這是一種刻意的節制,那會是一種值得讚賞的道德。相反的,如果是以菁英作為訴求,恐怕是不符合"工業標準"的。
設計四不要: (from Subject to change一書)
Design as aesthetics
Design as distinct role
Design as a thing
Design as savior or rock star
因為這樣,我跑到光華三樓,「老闆,包膜我要」。
現代主義中強調的工業生產,在包浩斯的大師們的倡導下,發展到了極致。現代精神中強調的美學:精確、廉價、簡約、平等,最後卻發展成一種徒具形式的空殼,一個玻璃盒子。現代主義的精神變成獨具材料精確性的製造美學:鏡面、金屬和神格化的紀念性,還有代謝不良的肥大資本化現象。
建築上,經由世代的反芻,本土化、在地化的民族主義鄉土思維,總是在不斷的實驗中演進。甚至是戲謔風格,也會得到"加油"的掌聲。產品呢?有的,有人提倡手感經濟,第三世界平等交易,小規模的代價就是高價位和少數的樂活。能在開發中國家和標準化的金屬髮紋、高反射材質與果凍矽膠的產品"國際樣式"相抗衡,維持在地特色,就只有靠貼鑽包膜了。
似乎無法避免的,大量生產總是得以大型市場為導向,顧不得"神怕撞轎,人怕撞衫"的道理。所以聰明的以流行精品行銷,讓大家到市場買菜也最好背個7V。不甘寂寞的,仍然可以追求精神向度的滿足。就算頂著"俗艷"之名,也要"Bling Bling"一下。沒有嬉哈態度,至少也要有Circus熱血精神。
A牌小筆電,清淨如水直達無聊的邊界。保證書截角,可以充當光華三樓包膜的折價劵。轉念一想,這樣,說不定這是在工業生產外,對個別差異的一種尊重。如果這是一種刻意的節制,那會是一種值得讚賞的道德。相反的,如果是以菁英作為訴求,恐怕是不符合"工業標準"的。
設計四不要: (from Subject to change一書)
Design as aesthetics
Design as distinct role
Design as a thing
Design as savior or rock star
因為這樣,我跑到光華三樓,「老闆,包膜我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