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性化的iPhone,電子雞的復刻紀念!!對於別人i-x系列性感造型的誘惑,始終把持不住的人們,真的可以幫自己的手機帶上套套,只是不是果凍膠質,是杜蕾斯的彈性矽膠。對於沒事喜歡表演手機喝啤酒的人類,表演前要記得先拿下套套,不然,是甚麼碗糕也喝不到的。
真的有創意的小遊戲。原來杜蕾斯是藍芽防毒的視覺化,藍芽分享時,要小心火燭,以免中鏢。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我家的設計師

同樣的創意,卻以不同的面像呈現。mydeco以家具販售為利基,提供線上簡易的3D空間塑模和家具"拖拉擺設",讓使用者可以運用3D的呈現,預覽在自家空間擺設的樣貌。把滑鼠放在家俱上,就可以浮現家俱的售價與規格。即使不購買家俱,Ren好的圖也可以與大家分享,即使家裏沒有專業設計師,使用者也可以個人化,個性化地表現自己的創意。建模的程序大致上是:建造(Build)、粉刷(Furnish)、裝飾(Decorate),也就是建牆面、拖 拉式開窗開門、鋪地毯,指定牆面質感,最後擺上家具就大功告成。在使用上,建造的部分應該還是最難的,這似乎也和當初F先生遇到的問題相似。目前,mydeco也並沒有完全解決初級使用者的使用性問題,建模的程序還是頗複雜,似乎還是要專業設計顧問才能熟練地使用,"家家都有建築師"在這裡看起來還是浪漫的想法。
曾經建議F先生,行銷系統家俱(優美)或者居家家俱(IKEA)的契機,目前還是一塊待開發的市場。同樣的概念如果以增益實境(AR),由設計顧問在現地施行。藉由擺設可辨識的符號紙片(像是virtool之類的概念...),這樣就可以跳過使用者建立房間3D模型的困難了。
這樣也許可行??
參考mydeco網站: http://mydeco.com/rooms/planner/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微軟工具:StickySorter
http://www.officelabs.com/projects/stickysorter/Pages/default.aspx
微軟的好康免費軟體:StickySorter
可以做Bubble Diagram、Affinity Diagram與Card Sorting. 如同其說明主旨所言,StickySorter完全依照Affinity Diagram的需求所設計。在資料收集,整合與分門別類,是很有用的。尤其,這是一套標準的方法。
問題在於,腦力激盪的情境中,應該是七嘴八舌,平行運算。電子化有助於記錄,不一定擅長於即時回饋。除非,可以"Pick and Drop"一下。把我的電腦的Sticker直接"丟"到你的桌面上。
這個功能說不定以後就可以在Visio找到了。

可以做Bubble Diagram、Affinity Diagram與Card Sorting. 如同其說明主旨所言,StickySorter完全依照Affinity Diagram的需求所設計。在資料收集,整合與分門別類,是很有用的。尤其,這是一套標準的方法。
問題在於,腦力激盪的情境中,應該是七嘴八舌,平行運算。電子化有助於記錄,不一定擅長於即時回饋。除非,可以"Pick and Drop"一下。把我的電腦的Sticker直接"丟"到你的桌面上。
這個功能說不定以後就可以在Visio找到了。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魔法花園
第三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
http://www.tictff.org.tw/active.htm#6
魔法花園(Magic Garden)

魔法花園裏,好多好好玩的玩具,大朋友小朋友都適宜。
可以體驗一下,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Processing的原汁原味,與各方互動設計英雄好漢,善男信女們的創意與實踐。
藝術家哥哥姐姐們,也與小乙醬玩的不亦樂乎。
左一:綠光都卜勒效應,連戴立忍導演都愛不釋手。
左二:有線到無限。用將線性塗鴉,變形堆疊成複雜的無限幾何
左三:延遲重組自我影像,還滿勵志的。
左四:蜘蛛人指尖搓摩柔軟的遊絲。
右一:陳果電影:今年煙花特別多,這發主題叫作「火樹銀花」。
右二:自我影像當畫筆,可以具象,可以數位。
右三:「喔,喔! 喔。你是我的花朵,我在你背後擋風。」
右四:用數字,英文字母與火星文字,構成自己的影像。
http://www.tictff.org.tw/active.htm#6
魔法花園(Magic Garden)
可以體驗一下,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Processing的原汁原味,與各方互動設計英雄好漢,善男信女們的創意與實踐。
藝術家哥哥姐姐們,也與小乙醬玩的不亦樂乎。
左一:綠光都卜勒效應,連戴立忍導演都愛不釋手。
左二:有線到無限。用將線性塗鴉,變形堆疊成複雜的無限幾何
左三:延遲重組自我影像,還滿勵志的。
左四:蜘蛛人指尖搓摩柔軟的遊絲。
右一:陳果電影:今年煙花特別多,這發主題叫作「火樹銀花」。
右二:自我影像當畫筆,可以具象,可以數位。
右三:「喔,喔! 喔。你是我的花朵,我在你背後擋風。」
右四:用數字,英文字母與火星文字,構成自己的影像。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錯把建議當需求
產品設計中,客戶需求(requirement)的發掘,有各種不同的形式與方法論。當然,最直接的就是與客戶面對面的討論。最天上人間的case,就是讓顧客直接告訴我們需求(如果他們真的知道的話 :P)。
"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在產品設計上也是成立的。然而,更好是稍加推敲為"顧客的需求永遠是對的",但顧客的"建議"卻不一定。與客戶的互動,應該著重需求面的探討,而絕非建議的蒐集。
舉個例子來說,最近C客戶對於P產品的工作歷程列表,並不滿意。因此,C客戶建議將歷程視覺化:把原本表格(infomation table)中的欄位項目,改成橫式的節點圖形。客戶對資訊視覺化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客戶把需求以設計建議來表達時,設計者應該去分辨其中的差異。事實上,歷程記錄眾多,會導致橫式的節點圖形產生回折現象(wrapping),破壞節點圖形的可讀性。另外,還很可能會造成過多橫向推移(horizontal Scrolling)的狀況。真正了解顧客需求後,應該要做的,很可能是維持原本直式表格,但將原本表格的內容,化為更視覺化的群集,符號與圖式的呈現方式。這樣產品的強化(product Enhancemt),可以達成客戶對資訊視覺化要求,也省卻了RD為單一客戶客制化勞動。而原本折回現象與橫向推移的狀況都不會產生。
從事設計前端的設計研究,對於客戶需求的解讀,尤其應當謹慎為之,別錯把建議當需求。
"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在產品設計上也是成立的。然而,更好是稍加推敲為"顧客的需求永遠是對的",但顧客的"建議"卻不一定。與客戶的互動,應該著重需求面的探討,而絕非建議的蒐集。
舉個例子來說,最近C客戶對於P產品的工作歷程列表,並不滿意。因此,C客戶建議將歷程視覺化:把原本表格(infomation table)中的欄位項目,改成橫式的節點圖形。客戶對資訊視覺化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客戶把需求以設計建議來表達時,設計者應該去分辨其中的差異。事實上,歷程記錄眾多,會導致橫式的節點圖形產生回折現象(wrapping),破壞節點圖形的可讀性。另外,還很可能會造成過多橫向推移(horizontal Scrolling)的狀況。真正了解顧客需求後,應該要做的,很可能是維持原本直式表格,但將原本表格的內容,化為更視覺化的群集,符號與圖式的呈現方式。這樣產品的強化(product Enhancemt),可以達成客戶對資訊視覺化要求,也省卻了RD為單一客戶客制化勞動。而原本折回現象與橫向推移的狀況都不會產生。
從事設計前端的設計研究,對於客戶需求的解讀,尤其應當謹慎為之,別錯把建議當需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