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研討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研討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鄉 健太郎的演講筆記

這一篇欠太久,要趕快給大夥兒一個交代。

在鄉教授的演講中,重點是要教大家如何寫好故事劇本,強調的就是如何寫好scenario的作法。假設大家都知道劇本故事對於產品與創新的重要性,這一套可以說是進階版的操作手法。從一個現有的、一般性的描述中出發,去截取活動的架構,換句話說,就是動機。再由動機去反推活動與動作,亦即活動劇本互動劇本的轉換。也在這活動結構簡化與發想發散的操作過程中,達到使用性創新的目的。

首先,鄉教授就以某一個產品的使用性為基礎,建立原始的劇本故事應有的結構,並加以分析,以下是劇本故事應有的五大要素:

  1. 產品
  2. 使用者
  3. 目標
  4. 活動:(完成度: Effectiveness、效率: Efficiency、滿意度: Satisfaction)
  5. 環境

其中,產品、使用者、目標、環境,就一般性的寫法來說,所去不遠。可是活動的部分,就有很大的差別。鄉教授所提出的,序列性動作的記錄,當然是理所當然的開始。可是除此之外,更要去強調其中完成度、效率以及滿意度。原則上,第一步就是以自己的經驗去描述一個產品的使用經驗。以手機設定鬧鈴為例,劇本如下:

乙醬要用手機在睡前設定明天清晨的鬧鈴時間,因為工作的緣故,必須往返台北與新竹,為了要搭上早班交通車,乙醬必須設定鬧鈴時間,才可以準時起床,並且不錯失搭車時間。於是乙醬躺在床上,拿出自己的手機上作設定。打開手機主目錄,進入日常工具中,找到鬧鐘設定選項,點入鬧鐘,發現鬧鐘可以設定五組鬧鐘,由於不了解鬧鐘重響機制,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把五組鬧鐘都設起來避免賴床,也就是說愈定要在早上6:10起床,五組鬧鐘的設定就是:6:10, 6:05, 6:00, 5:55, 5:50,這樣即使賴床,也可以確保鬧鐘會至少響五次,直到非起床不可。點入第一個鬧鐘,顯示開關選項,選到開啟模式,接著就可以鍵入第一組響鈴時間:05:50,使用Softkey鍵入儲存,第一組設定則大功告成,接著以同樣的程序輸入第二至第五組的鬧鈴時間,鬧鐘設定便大功告成。工作本身並不複雜,不過要一次設定五次鬧鐘還真是令人疲勞的事情。

在這裡,產品是手機,使用者是乙醬,目標是在床上、目標:設定鬧鈴、完成度:設定鬧鈴完成,但是對重響機制一無所知、效率:重覆動作五次、滿意度:重覆令人疲,環境則是在臥室中。接下來,是第二階段的簡化。簡化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所有與現有的物件與介面相關的文字標出來並刪除掉,藉此簡化故事結構,改寫原始劇本如下:

乙醬要在睡前設定明天清晨的鬧鈴時間,因為工作的緣故,必須往返台北與新竹,為了要搭上早班交通車,乙醬必須設定鬧鈴時間,才可以準時起床,才能不錯失搭車時間。於是乙醬躺在床上開始作設定。為了避免賴床,最保險的方法,就是設定五組鬧鈴,五組鬧鐘的設定就是:6:10, 6:05, 6:00, 5:55, 5:50,這樣即使賴床,也可以確保至少還有五次的機會,直到非起床不可。

從原始劇本的描述,改寫時去除產品、介面與物件的劇本,大體上就是所謂活動劇本了。在簡化的活動劇本上,再去把可能的新科技與產品機會加回來,就可能會產生新型態的活動,或者是新的使用模式。如果產品是電視相關物件呢? 數位電視、遙控器還是有其他可能? 以如此假設再去把活動的互動性特質補上,則可以產生新品種的互動劇本。活動劇本與互動劇本的轉化,是一種抽象與具體的轉換,在來來回回的過程中,總是可以去回顧,並且找尋到更簡化,或是更抽象化的問題劇本,如下:

乙醬要在睡前設定明天清晨的鬧鈴時間,因為工作的緣故,必須往返台北與新竹,為了要搭上早班交通車,乙醬必須準時起床,才能不錯失搭車時間。並確認即使賴床,也一定會在時間內起床。

這樣對於相對的新產品與新科技,就有更多容納的可能。也更能供從抽象的活動中去發展其中的互動設計。

鄉教授演講的筆記大約如此。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補充說明的是:乙醬設鬧鐘劇本是在鄉教授的工作坊中,乙醬依照操作規則,自己杜撰的,並不是鄉教授的原始案例。(這樣才不會有著作權和抄襲的問題吧!!)

鄉教授對於乙醬設鬧鐘案例的活動簡化與相對的互動性衍伸,有一個相當crazy的ideas:話說可以在自己頭上固定6:10分叫我起床的便利貼,接著自然會有好心人士的力挺幫忙。像是辛苦的老婆大人。

Buxton’s Design Principle總結:

“Do Smart things with stupid technology today, rather than wait and do stupid things with smart technology tomorrow.”

乙醬額頭上的便利貼,是一個幽默有趣的註腳。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鄉 健太郎的演講

前一陣子狂寫Scenario Datasheet六十來頁,來自日本山梨大學的正宗創始人要來台演講了。

原汁原味鄉健太郎的演講,說故事做分析:探討使用性需求。

2009年的HCII發表的論文中,介紹了Scenario Datasheet應用。

演講在821日下午舉行,由應用劇本實驗室舉辦。

報名可以在這裏下載。

報名費不便宜,斟酌使用性設計功力的精進和荷包的厚度,大家心裏一定有盤算了。

"大師不是每年都來的!!"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TEDxTaipei

TEDxTaipei倒數計時,看直播...

這是TED台灣主辦的第二年,在華山藝文中心舉行,票價不斐,還好有網路直播可以看。

看TED網路演講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MIT媒體實驗室的那一位印度天才學生所講的:"第六感裝置"。短短十幾分鐘的內容展演,讓全場的觀眾起立鼓掌。台灣的規則大致相仿,講者必須在十八分鐘內,呈現個人或團體創意工作內容的精華。

本次的主題是創意三部曲: Unlearn. Play. Inspire。講者包括美術指導、考古學家、攝影師、油畫修復師、詩人、導演、世博首席藝術家、建築師、創業家, Frog Design創意總監, 前IDEO日本工業設計師, 音樂家等等。不曉得哪一位的魅力與努力,可以讓大家驚艷的起立喝采呢?

特別一提的是,友好的應用劇本實驗室的余德彰先生,也在此次TEDxTaipei受邀參加,並安排在早上Unlearn的議程中。對於劇本法創意導引有興趣的同學們,別忘了來看看喔!!

看到台灣也有那麼多的特異功能人士,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真教人高興。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2009 ideas Talk創新服務論壇

上星期與Y先生一道造訪創新發現誌開會,得知了這個好康的資訊。資策會主辦的一個完全免費的研討活動。

2009 ideas Talk創新服務論壇
日期:11/10-12
地點: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133號14樓
http://ideas.org.tw/ideastalk/

看了一下講者與議程,對於設計創新與服務設計有興趣的,相信會是一場不錯的演講。乙醬很有期待,我應該會報名10號與12號的兩場吧。

特別一提的是10號早上的第一場演講,"用故事撞擊未來,Scenario-oriented innovation,在地經驗與國際案例分享"的主題,由應用劇本實驗室共同創辦人余德彰先生主講。 在最近的一些場合中,與余先生有一些合作與討論,並且有機會實地操作演練。我覺得"劇本法"的確是一個可以浮現需求和未來願景的一種方法。在一個營造的類遊戲場域中,引導使用者、設計師或者夢想家,凝聚無以名之的先見靈光,和稍縱即逝創意中的點點滴滴。相信這是一場設計創新中,理論與實務並濟,可以將創意謬司具體融入一種結構化流程的一個範例。對於"劇本法"有興趣的,應該可以從這場演講裏,得到一些不錯的觀念與刺激。

12號的午場則有來在中華電信、雜誌公會、春水堂科技、微軟、宏達電大咖的圓桌會議,很好奇這些人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UI Gathering 2009 十月

十月份的UI Gathering 又來了。
http://registrano.com/events/uigathering103109

十月三十一日舉行,十月二十一日開始報名,是數位建築與互動空間相關的課題。不過,這回我是沒法參加了。

主題是: "智慧建築:人與空間的完美互動"

這次的主題,預期和平面的軟體與網頁UI,應該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參加前最好要有心理準備。不過從空間的相度來看,互動的觀點,無疑的會是另一種設計思考的養分,從2D介面到3D的可觸碰空間互動元素,對GUI設計而言,絕對是另類的觀點。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2009服務體驗工程國際論壇

2009服務體驗工程國際論壇,由資策會主辦,於10月15號舉行。主題是 -- 顧客價值導向之服務研發。邀請了德國科隆大學的Birgit Mager教授來發表主題演講:"Service Experience Design Design Driven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for Services",這個針對"服務設計"與"體驗設計"研究/設計方法論壇,在台灣還是首見。

下午場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場次。美吾華公司總經理黃松共先生所主講的"新型態社區連鎖藥局通路服務"。對於中小企業社區化,複合化的服務取向,似乎是一個可以提供其他行業效法的成功模式,也應該頗適合小草設計隊參考一下服務設計怎麼做,還有怎麼讓小草企業存活發展的小眉角。

一般報名費600元,錯過了晨鳥的300元優惠,真是大大的給它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