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合作式設計(Cooporative Design),為什麼要?

根據弱連結強度理論(the strength of weak-ties theory),創造力與點子網絡(idea networks)的規模大小與強度有關。

弱連結強度理論於1973年由Granovetter所提出,理論中指出:創造力與弱連結的強度有關,弱連結強度高者能產生具有較高創造力的點子。反之,則只有泛泛而已。弱連結意指不常互動(infrequent interaction)、短淺的歷史(short history)、侷限的親密性(limited emotional closeness),以社會性的觀點而言,也就是參與者可以因此得到相對的新資訊刺激。合作式設計可以讓設計師與業主,同時得到截然異質的社會範疇資訊,並且得以進一步地進行篩選與結合。這也是服務設計中強調的「合作式設計」,為什麼要…

然而,當點子網絡規模繼續擴大時,創造力卻反而下降。於是Baer於2010年修正歸納創造力方程與size²*strength*diversity*openness相關:網絡規模與弱連結強度並不足以主宰創造力。於社會網絡中,能夠確保知識與資訊的異質與多樣性,並且加上個人人格特質上的開放性,才得以達到創造力的綜效。而規模大小的影響上,則是呈現倒「U」字型的關係。也就是說,規模的大小有一個最佳數字,Baer指出最佳弱連結數為『12』(是否意指著合作式創意設計工作會的最佳人數?這還有待考證。)

箇中道理,顯而易見的,弱連結規模可以加強資訊的異質性,然而,同時也會造成個人認知與學習上的負擔,就像刀之兩刃。因此,弱連結過多或過少,對於創造力的發揮都有所阻礙。人際間的弱連結如此,藉此引伸一下,認知與知識上的弱連結也未嘗不是。這也是一些優秀設計師,總是在若即若離中,與自己的設計對象與物件保持若干的距離。也是保持自己抽離的眼光(也就是fresh eyes…)的種方式。有人說fresh eyes,眾人皆是,可是設計師的縱觀,與全面性的思維,非計較於細部的開闊視野,絕對是彌足珍貴的一種資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