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的創意,卻以不同的面像呈現。mydeco以家具販售為利基,提供線上簡易的3D空間塑模和家具"拖拉擺設",讓使用者可以運用3D的呈現,預覽在自家空間擺設的樣貌。把滑鼠放在家俱上,就可以浮現家俱的售價與規格。即使不購買家俱,Ren好的圖也可以與大家分享,即使家裏沒有專業設計師,使用者也可以個人化,個性化地表現自己的創意。建模的程序大致上是:建造(Build)、粉刷(Furnish)、裝飾(Decorate),也就是建牆面、拖 拉式開窗開門、鋪地毯,指定牆面質感,最後擺上家具就大功告成。在使用上,建造的部分應該還是最難的,這似乎也和當初F先生遇到的問題相似。目前,mydeco也並沒有完全解決初級使用者的使用性問題,建模的程序還是頗複雜,似乎還是要專業設計顧問才能熟練地使用,"家家都有建築師"在這裡看起來還是浪漫的想法。
曾經建議F先生,行銷系統家俱(優美)或者居家家俱(IKEA)的契機,目前還是一塊待開發的市場。同樣的概念如果以增益實境(AR),由設計顧問在現地施行。藉由擺設可辨識的符號紙片(像是virtool之類的概念...),這樣就可以跳過使用者建立房間3D模型的困難了。
這樣也許可行??
參考mydeco網站: http://mydeco.com/rooms/pl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