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我愛包膜

老實說,"貼鑽包膜"倒不是為了個性化,凸顯個人風格。很有可能,只是厭倦了產品中的"國際樣式"。

現代主義中強調的工業生產,在包浩斯的大師們的倡導下,發展到了極致。現代精神中強調的美學:精確、廉價、簡約、平等,最後卻發展成一種徒具形式的空殼,一個玻璃盒子。現代主義的精神變成獨具材料精確性的製造美學:鏡面、金屬和神格化的紀念性,還有代謝不良的肥大資本化現象。

建築上,經由世代的反芻,本土化、在地化的民族主義鄉土思維,總是在不斷的實驗中演進。甚至是戲謔風格,也會得到"加油"的掌聲。產品呢?有的,有人提倡手感經濟,第三世界平等交易,小規模的代價就是高價位和少數的樂活。能在開發中國家和標準化的金屬髮紋、高反射材質與果凍矽膠的產品"國際樣式"相抗衡,維持在地特色,就只有靠貼鑽包膜了。

似乎無法避免的,大量生產總是得以大型市場為導向,顧不得"神怕撞轎,人怕撞衫"的道理。所以聰明的以流行精品行銷,讓大家到市場買菜也最好背個7V。不甘寂寞的,仍然可以追求精神向度的滿足。就算頂著"俗艷"之名,也要"Bling Bling"一下。沒有嬉哈態度,至少也要有Circus熱血精神。

A牌小筆電,清淨如水直達無聊的邊界。保證書截角,可以充當光華三樓包膜的折價劵。轉念一想,這樣,說不定這是在工業生產外,對個別差異的一種尊重。如果這是一種刻意的節制,那會是一種值得讚賞的道德。相反的,如果是以菁英作為訴求,恐怕是不符合"工業標準"的。

設計四不要: (from Subject to change一書)
Design as aesthetics
Design as distinct role
Design as a thing
Design as savior or rock star

因為這樣,我跑到光華三樓,「老闆,包膜我要」。

2 則留言:

Jimmy 提到...

結果包了啥圖案?

乙醬 提到...

沒啦,其實這是虛構的情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