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UI Gathering 2009八月筆記(一)

八月份的UI聚會的上半場講者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的司黛蕊教授。司教授言談間,令人感覺到謙遜而深刻的人文關懷,濃濃的學者風範。他時時提醒研究者要自問:"你的研究對被研究者有利嗎? 研究者值得花時間來參與你的研究嗎?",從事使用者研究的專業人士,也不時會陷入慣性的市場思維,如何吸引,購買,然後沉浸黏著。回歸根本,使用性作為產品特色,真實地反映了使用者需求才是對使用者最有益處的地方。

司黛蕊教授指出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下:
  1. 採訪: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大家都愛說故事...故事的組織,往往不經意地遺漏塵封的細節。
  2. 文本分析:向語言學、文學朋友借來的方法:語言、專有名詞、慣用的象徵隱喻。
  3. 田野調查:同時以外人與內人的角度,進入研究者的生活與情境。文化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就像是翻譯一樣,要把陌生文化熟悉化;同時,把熟悉文化陌生化。
  4. 頓悟時刻:等待靈光乍現:牛頓的蘋果和阿基米德的浴盆。A-HA,原來是這樣!!
對於問題地提出,也要常常注意看問題的本質。因為人類學永遠要挑戰"理所當然”與"人生就是這樣”的。提及全球化的問題,他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要全球化,為什麼一定要做外銷?不是嗎?! 要知道怎樣應對全球化的趨勢前,的確應該看看其必要性,真的需要嗎? 還是有小而美的市場吧?!

人類學家的研究曾被批評作為殖民者服務的研究,但其另一個面向其實是對於文化的"還原"。

"科技是要服務人,不是人要服務科技"
~ Genevieve Bell (Intel anthropologist)

產品發展的過程中有不斷的分歧與干擾,這樣的人本觀念的確需要不斷地被還原。

2 則留言:

asker 提到...

我覺得司黛蕊老師最帥的是QA時的這段話:「如果你沒有和一群人接觸過,你怎麼能說他們要你做的東西?你怎麼能說他們是你的目標使用者?」

乙醬 提到...

的確,非常贊同。無法深刻了解的目標族群,充其量只能說是"銷售對象"。不過能把銷售對象提升到使用者來考量,即使力有未逮,也不失為一種美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