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筷子與生活型態

W小姐在高鐵上說了這則故事,據說是台大L教授某場演講的內容,說的是生活型態對於生活用品設計的影響。

筷子,是東亞各國常用食具,然而各國卻略有不同:日本筷子略短,頂端較尖,韓國筷子的特點是其不鏽鋼材質,華人社會則是使用較長的木、竹筷,頂端切平。

筷子形式細微的不同,肇因於不同的生活型態:日本飲食多以個人餐點為主,盤子小,離自己近,獨自享用,短筷子容易操控,輔以形尖的筷頭,應付滑溜的冷食生魚片。韓國則地處高緯度區域,天氣寒冷,飲食多鍋物(就是火鍋的意思),金屬的材質有助於導熱,傳遞食材的溫度,除了色、香、味以外,還加強了觸覺的體感。華人社會則以圓桌合菜熟食為主,強調團體成員的分享,於是筷子得要長一些,平頭的筷子則避免插、穿、刺的動作,營造優雅的姿態,照顧他人的觀感。

挺有道理的,不是嗎?

筷子的設計直接反映到生活型態,物件是五感的延伸,環境的反應,以及社會性的需求。不知道"免洗筷",訴說的是甚麼樣的道理...也許是某種心理性的渴望,像是"潔淨"等等...化學漂白劑相對於大腸桿菌地一種抉擇。

沒有留言: